在青草镇陶冲村程瓦屋组,一座寻常的两层小楼静静伫立,小楼的主人厉建民被乡邻们亲切唤作“厉大哥”。这位并非巨富的工程队带头人,用十二载光阴,以超过40万元的爱心捐赠,在陶冲村奏响了一曲善行德广的奉献之歌。 陶冲村祠河片区群山环绕,6个村民组散落其间,饮水安全曾是世代难题。2014年,当上级专项扶贫资金5万余元到位后,厉建民知难而进,牵头建设安全饮水工程。3口新井掘开希望,供水管网如血脉般延伸,50余户村民(其中32户是贫困家庭)终结了“翻山越岭挑水吃”的历史。这项工程20万元的总投资中,厉建民默默扛起近10万元的资金投入。 随着清水入户的渴求日益强烈,他再度自掏腰包9万元,于毛岩河、高坑新建两处集中取水点。涓涓清流终于润泽祠河片90多户、400余乡亲的心田。2024年,“净水工程”带来的正规水厂蓝图在毛岩河畔展开,厉建民又捐资2.4万元,助力水厂架设380伏高压供电线路。从掘井引泉到清水入户,再到水厂升级,厉建民以脚步丈量责任,用肩膀扛起村民饮水安全的“三步曲”。 他的义举,还深深印刻在乡亲们安全出行的大道上。程瓦屋组以前通往外界只有一条主干道,过祠河仅靠落水桥,每逢雨季,该路便成险途。2016年,程瓦屋组决定村民集资建桥,厉建民二话不说,捐出7万元,约占该桥建设总投资的一半。 2021年,当夜幕降临,祠河片区叶河至叶湾1.8公里主干道首次被43盏崭新的路灯点亮。厉建民个人捐资9万元,带着工友们日夜奋战,从此终结了乡亲们打手电筒摸黑出门的历史。一路灯光璀璨,不仅照亮了乡亲们脚下的路,也映照着厉建民那份朴素而坚韧的担当。 12年来,“有事找厉大哥”成为祠河片区群众遇到难题时的第一反应。该村五保老人童和生曾因常年受助而心感不安,执意要塞给厉建民100元辛苦费。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心意,厉建民依旧微笑婉拒:“我年轻,挣钱比你容易些。能为乡亲做点事,我也很高兴。” 该村饮水工程、道路亮化工程建成后,厉建民每年还自掏腰包1万多元,用于路灯维护与供水管网检修。当问及力行公益的初衷时,他坦然地说:“我三个女儿都成才立业了,她们不仅无需我托举,反而还出资支持我继续做这些事,只是担心我太累了。”女儿们的理解与接力,让这份大爱情怀有了更深沉的回响。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厉建民以十二载坚持、40万元捐资,在山乡刻下“凡人大爱”的生动印记。他的善行如细水长流,汇聚成微光星河,滋润了一方土地,带动了一批群众,让乡村共建、人人担责成为当地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。 (黄健生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