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城文明网

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 桐城市文明办  主办

强国复兴有我

【强国复兴有我·榜样人物展播】倪学武:一切献给学生的引路人

来源:桐城新闻网   发布时间:2022-07-15

“理想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身上延续,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。”这是大关镇台庄小学党员教师倪学武常说的话。从教35年来,在教育这片沃土上,他用全部的深情和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。

扎根山区  倾情教坛

35年来,倪学武先后在大关镇孟河小学、小关小学、旵冲小学、台庄小学等学校任教,一直扎根山区“村小”。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他以校为家,与全体老师、学生家长一起努力,改善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,提升教学质量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以校为家的好老师”。

1987年,倪学武从师范学校毕业,分配到大关镇一所偏远的小学任教。由于该校校舍年久失修,屋顶部分瓦片已经破碎,影响教学工作。倪学武利用工作之余,挖泥沙刷墙填地,买玻璃修理门窗,并从家里搬来砖瓦,修理教室屋顶,终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学习之所。

从他家到学校,要走10多公里的路,而且中间还要过一条大河,每逢雨季,河水暴涨,架在河上的小木桥就会被冲断,他就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的河水一瘸一拐地过河。在这条路上,他不知道摔倒过多少回,但他从未耽误过一堂课。

图为倪学武与学生们交心。

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,他常常利用中午、下午放学后家访。陈同学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,一直和奶奶共同生活,由于家境较差,陈同学很自卑,整天不说话,不愿与别人交流,不做家庭作业,还经常缺课。家访时,倪学武发现陈同学因奶奶身体不好,每天都要分担不少家务劳动,这些生活技能是其他同学没有做到的。倪学武适时抓住这个闪光点,对陈同学及时给予表扬,号召全班同学学习陈同学。陈同学自此收获自信,不再自卑厌学,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

亲情呵护  关爱学生

像陈同学这样的留守儿童,倪学武一直倍加呵护。他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、品德培养、学业进步,用无私的关爱搭建心灵之桥,当好他们的引路人。

倪学武所带的班级中,留守儿童通常占学生总数的七八成。他通过走访调查,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、联系簿,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、心理状况、兴趣爱好等。课余,他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,帮助他们解决情感上的困惑、学习中的苦闷、生活中的烦恼。今年“五一”长假期间,倪学武原打算去安医复查身体,但当他得知5月1日是班上留守儿童胡同学的生日,于是改变了去安医复查的计划,把胡同学带到家中,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,还邀请了胡同学的几个朋友,一起庆祝。胡同学许愿的时候还激动得哭了,他说:“我从没过过这样的生日,倪老师比我的父母还亲啊。”

倪学武还经常为留守儿童、家庭困难学生购买学习用品。正是因为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,经他教育出来的学生,个个向上向善。他躬身实践“教书育人”的教育思想,也深得学生、家长、同事的好评。

 

身患重病  不舍讲台

2021年夏,56岁的倪学武积劳成疾,住进医院,经医生检查,他的肺部有多个大型结节。一次次手术,对于他本就清贫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。然而,贫困和病痛并没有让他消沉下去,他仍然把全部的爱心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。

2021年10月,术后出院未满2个月,他刚能下床走动,就拄着拐杖回到了学校。同事们劝他多休息,他却说:“我离不开学校,更离不开自己的学生,再累再难,也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,就是倒,也要倒在三尺讲台上。”不得已,学校给他安排了一个班的语文课程,但这对他而言,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每次上课站在讲台上,虚弱的身体让他直冒冷汗。然而,困难并没有难倒他,他经常趴在讲台上休息一会儿,然后继续讲课,实在是站不动了,他就坐下来继续讲课。身体上的病痛,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。然而,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,倪学武仍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。

倪学武的作息时间几乎没有规律,节假日,他总是隔三岔五地拖着病体去家访,给学生辅导功课。他还摸索出一套“一对一学习教育法”,在他离开学校的日子里,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,一对一地检查作业来完成学习任务。同时,他在学业优异的学生中选拔小助手,住院期间,他提前布置学习任务,由小助手组织预习,等他回校后再进行重点辅导,巩固学习效果。

有多少热爱,就有多少不舍。倪学武至今仍然悉心耕耘教坛,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融入学生的成长之路,谛听孩子们身心健康拔节的回响。(刘保卫)

责任编辑:吴燕燕